首頁 > 雜志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0年03期)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
- 基本信息
-
: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中南大學
:雙月
:1005-3611
- 出版信息
-
: 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
: 基礎醫(yī)學
:6358篇
- 評價信息
-
:4.272
:1.905
:
目 錄
- 青少年心理健康評估軟件系統(tǒng)(第一版)簡介
- 基礎與實驗研究
- 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工作記憶任務狀態(tài)下的異常腦激活模式
- 皮層下腦結構協(xié)變連接預測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治療療效
- 慢性間歇性缺氧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模型大鼠抑郁的影響...
- BDNFrs6265基因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患者伴發(fā)焦慮的關聯(lián)
- 積極反饋對溝通雙方積極情感的影響:積極共情的調節(jié)作用
- 不同文字閱讀障礙兒童的視知覺加工特點
- 心理測驗與評估
- 中國成年人自省問卷編制
- 大學生日常情緒調節(jié)問卷的編制及其信效度檢驗
- 特拉華校園氛圍量表(家長卷)中文版修訂
- 簡版一般拖延量表在中國大學生群體中的信效度檢驗
- 13條目自戀人格量表中文版的信度效度研究
- 中文版數(shù)據(jù)囤積行為問卷測評大學生群體的信度與效度
- 大學生責任心問卷編制和信效度研究
- 心理彈性量表簡版在機構養(yǎng)老老年人群體中的適用性
- 病理心理
- 負性生活事件對自殺未遂的影響: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痛苦的鏈式中介作用
- 孤獨癥兒童、發(fā)育遲緩兒童和語言障礙兒童早期語言表達的異同
- 精神疾病患兒人際關系和父母消極情緒:家庭負擔的中介作用
- 成人抑郁癥狀的潛在轉變分析:四年追蹤研究
- 相對剝奪感對離異家庭兒童抑郁的影響:一個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
- 亞臨床抑郁大學生的分離性快感缺失及其與共情的關系
- 基底節(jié)腦出血后抑郁與殘疾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相關分析
- ADHD兒童自我認知積極錯覺偏差
- 健康心理
- 個體主義/集體主義的代際變遷1949-2010:來自《人民日報》的證據(jù)
- 父母孝道行為對子女孝道行為的影響:子女雙元孝道觀念的中介作用
- 學前兒童父母嚴厲管教的代際傳遞:基于主客體互倚性模型的分析
- 初中生親社會行為與主觀幸福感的三年交叉滯后分析
- 新兵集體效能感與集訓應激后成長的關系:積極情緒和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
- 母親親職壓力與學前兒童社會能力的關系:教養(yǎng)方式的中介作用
- 社會排斥與自尊: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和內隱人格觀的調節(jié)作用
- 青少年假想觀眾對社交應用使用的影響:自我呈現(xiàn)和積極反饋的多重中介...
- 母親語言支架預測兒童社會性:兒童依戀水平的中介作用
- 累了更“拜金”?自我調節(jié)疲勞對物質主義的影響
- 在線客體化經(jīng)歷對女大學生身體羞恥感的影響:理想美內化與自我客體化...
- 基于問卷法的代際與生涯發(fā)展的工作價值觀研究
- 親子沖突對青少年網(wǎng)絡欺負的影響:鏈式中介效應及性別差異
- 患者感知醫(yī)患共情對慢阻肺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焦慮、自我效能、睡眠...
- 社會情緒能力對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的影響:一個鏈式中介模型
- 家庭功能與幼兒社會適應的關系:幼兒社交焦慮的中介作用
- 親子關系與農(nóng)村留守兒童幸福感:心理資本的中介與零花錢的調節(jié)
- 青少年手機依賴與消極應對方式的關系:一項交叉滯后研究
- 玻璃體切割聯(lián)合眼內填充術后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 素食行為動機及影響因素
- 吸煙者吸煙內隱態(tài)度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
- 嗓音吸引力評價的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