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肝-脾-腎”軸探討中醫(yī)藥防治肌少-骨質疏松
摘要: <正>Rosenberg
[1]首次提出了肌少癥(SP)的概念,以特指老年人群的肌肉萎縮,當時對肌少癥的定義局限于肌肉質量的丟失,而不強調肌肉功能的下降。直到2010年,歐洲老年人肌肉減少癥工作組(EWGSOP)。引入肌肉功能概念,將原發(fā)性SP的定義補充為“與衰老相關的骨骼肌力量、質量漸進性丟失以及機體平衡和功能受到阻礙的多因素綜合征”,SP可導致老年患者跌倒、骨折、虛弱甚... ...
(共6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